关于教育部高教司2023年第一批(2023年批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名单的公示
为了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2023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函》的号召,深化校企合作项目成果,配合高校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来满足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公司急需人才,加快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切实发挥IT领军人才和师资人才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服务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2023年润尼尔公司计划投入资金资助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秉持“互联网+实验室”理念,助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
润尼尔公司参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收到项目申请161项。公司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报项目进行了评审,2023年批次遴选出83项协同育人项目予以支持。现将评审通过名单对社会公布。公布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所属项目类型 | 承担学校 | 申报项目 | 项目负责人 |
1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福建江夏学院 | 房地产评估实践基地建设 | 陈海烽 |
2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大连海事大学 | 环境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 | 郭明星 |
3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东北师范大学 | 中药多糖中试提取制备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 | 孙琳 |
4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重庆邮电大学 | 计算机网络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 | 李茜 |
5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河池学院 | 蚕桑养殖虚拟仿真实践基地建设 | 王波 |
6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湖北文理学院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普通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 占丹 |
7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上海交通大学 | 材料综合实验课程改革 | 吴雪艳 |
8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南昌大学 | 虚拟仿真技术在“城市发展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 马凯 |
9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杭州师范大学 | 高分子综合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设计 | 尹守春 |
10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四川农业大学 | 服务乡村振兴,虚拟仿真赋能《养猪学》实践育人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 姜冬梅 |
11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重庆邮电大学 | 微电子封装与测试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设计与应用 | 王智鹏 |
12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福建理工大学 | 畲银技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 | 沈华杰 |
13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中央民族大学 | 中国民族传统知识数字平台建设 | 薛堃 |
14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苏州科技大学 | 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评价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虚拟仿真实验 | 钱秋慧 |
15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南昌大学 | 基于融合双创理念的《医学微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探索新医科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 刘琼 |
16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三峡大学 | 破坏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行为法律责任认定的虚拟仿真实验 | 胡莲芳 |
17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长安大学 | 柔性智能制造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开发 | 吕景祥 |
18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北京工业大学 | 虚拟仿真在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 何淼 |
19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河南理工大学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智能通风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 张学博 |
20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新医科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 的探索与实践 | 王中平 |
21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四川师范大学 | “四新”背景下复合型网信人才产学合作协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康胜 |
22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大连海事大学 | 物流中心移动货架运作优化虚拟仿真实验 | 李娜 |
23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南昌航空大学 | 航空发动机叶片钎焊过程虚拟仿真实验建设与应用 | 杨成刚 |
24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福建师范大学 | 新时代反腐败中监督执纪工作虚拟仿真实验 | 杨垠红 |
25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西北师范大学 | 开源硬件模块化虚拟仿真平台建设与应用 | 范满红 |
26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河南理工大学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矿井水灾防治教学改革与实践 | 陈海栋 |
27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赣南医学院 | AI背景下健康管理专业实训课程双元制教学改革的探索 | 李钧 |
28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外语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 | 郑常青 |
29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广东海洋大学 | 乒乓球“虚拟仿真”课程建设 | 王海燕 |
30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滨州医学院 | 艺术心理治疗微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 高森 |
31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西北工业大学 | 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游泳救生救护课程教学的应用 | 郭汉 |
32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东北师范大学 | 计量经济学数据科研和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 | 戴永安 |
33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杭州师范大学 | 实验动物学课程动物实验教学虚拟仿真体系建设 | 顾美儿 |
34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秦淮河流域地理实习虚拟仿真课程建设 | 夏泽龙 |
35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龙岩学院 | 矿山井下地理数据采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 高鹏 |
36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首都医科大学 | 剧毒试剂氰化物的检测(古蔡法)虚拟仿真实验 | 王玉记 |
37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首都医科大学 | 社会药房用药咨询虚拟仿真实验建设 | 赵明 |
38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东北师范大学 |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及应用 | 姜鹏 |
39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大连海事大学 | 交通运输类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 李晓飞 |
40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新疆大学 | 基于“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实验教学资源管理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研究 | 阿不都海力力·肉孜 |
41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口腔正畸治疗生物机械原理与矫治实验设计 | 艾毅龙 |
42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江西财经大学 | 虚拟仿真技术在保险欺诈类案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 胡少勇 |
43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三峡大学 |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控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 黄建文 |
44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大连大学 | 重走长征路单人体验虚拟仿真实验建设 | 史子明 |
45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中山大学 | 生物安全相关课程体系虚拟仿真培训教学系统开发应用 | 冯翔 |
46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沈阳工业大学 | 装配式建筑构造设计BIM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及应用 | 倪天予 |
47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首都医科大学 | 透射电子显微镜虚拟仿真实验建设 | 姜秉寅 |
48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杭州师范大学 | 基于数字孪生的师范类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设计与开发-以学前教育学专业为例 | 洪河条 |
49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广东医科大学 | 病原性微生物的实验动物感染与干预虚拟仿真实验 | 赵毅 |
50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北京联合大学 | 展览策划与现场布局虚拟仿真项目 | 魏士洲 |
51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武汉纺织大学 | “大纺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与校级平台建设实践 | 陈君 |
52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VR技术在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教学中的应用 | 孙利红 |
53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内江师范学院 | “甜城”蔗糖业发展历程与“甜文化”开发利用 | 黄文记 |
54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首都医科大学 | 高沸点溶剂DMF减压蒸馏虚拟仿真实验 | 冯琦琦 |
55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西藏民族大学 | 基于智慧水务的《环境工程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 孟江 |
56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航空发动机混合现实的工程热力学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 吴亚光 |
57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广州医科大学 | 《基于虚拟仿真教育技术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虚拟实验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 徐学虎 |
58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东北林业大学 | 基于实训平台的《社会政策学》虚拟仿真教学设计 | 汤敏 |
59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昆明学院 | 天气雷达系统接收机灵敏度测试虚拟仿真实验 | 王宇娇 |
60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法律诊所”课程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 | 张兰 |
61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南开大学 | 基于传播过程的西周金文涌现虚拟仿真实验 | 李晓娟 |
62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浙江传媒学院 | 新文科视域下舞蹈剧目编创课程改革创新与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 金艳 |
63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武汉纺织大学 | 针织服装创意生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 沙莎 |
64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山东大学 | 面向新文科的虚拟仿真平台建设 | 李小洁 |
65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导弹制导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 叶继坤 |
66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榆林学院 | 创新创业智能财税课程体系建设 | 边琳丽 |
67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南昌大学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虚拟仿真教学项目 | 周繁坤 |
68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大连民族大学 | 草莓脱毒苗工厂化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 金华 |
69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福建农林大学 | 蜂毒注射液的加工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的开发与应用 | 杨文超 |
70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西安体育学院 |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 宋洋 |
71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近远场天线测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 | 肖涵 |
72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天津大学 | 产教融合视域下水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晨 |
73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首都医科大学 | 顺磁共振仪的虚拟仿真实验建设 | 杨一帆 |
74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长春理工大学 | “红色文化”教育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 | 郭丽丽 |
75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西北工业大学 | 《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实验》虚实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与探索 | 黄斌 |
76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温州理工学院 | 《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实验》虚实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与探索 | 王燕 |
77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中国计量大学 | 钠离子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检测虚拟仿真实验 | 郑小美 |
78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四川农业大学 | 动物医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与应用 ——以“兽医病原学”实验项目群为例 | 赵勤 |
79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石河子大学 | 新文科背景下人力资源实验课程中的虚拟仿真实验建设 | 王一帆 |
80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江苏师范大学 | 坡面流水地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张忠启 |
81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滨州医学院 | 虚拟仿真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 贺青霞 |
82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湖州师范学院 | 物理专业课程中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与应用 | 孙宇梁 |
83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华中农业大学 | 基于“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文科项目制课程建设 | 杨艳君 |